作者:毛伟 2018-12-27
翻译行业的周期,与国家经济的周期运行规律是完全一致的?可以说,翻译行业就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,你看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如何,就看城市里有多少个翻译公司,规模如何,就能判断出个大概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,翻译公司的数量和体量,就直接等于这个城市的开放程度与发展程度。
笔者认为,人工智能的强势登场,互联网+翻译的春天到了,就在2019年。
首先我们排除掉国外的机器翻译,虽然微软和谷歌也是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占有率,但考虑到中国的互联网封锁、中美的贸易摩擦等因素,国外的机器翻译要是进入中国市场,要比当年Uber进入国内市场要难得多。国内人工智能翻译发展成什么样子,具体到每一家的情况,笔者都做过非常详细的调查和了解。作为译者,首先需要知道我们现在都可以有什么人工智能翻译可以给我们用。
互联网+翻译第一次蓬勃发展是在2015年。当时翻译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,阿里巴巴收购了365翻译。再加上那年房价股价齐跌,互联网平台呈井喷式爆发。但在2015年做的互联网+翻译平台,大多现在已经消失了。笔者当时在全国最大的互联网+翻译平台N邦翻译做运营总监,曾经搞过一次活动:1元翻译英文简历。这个活动本打算打造成一个爆款,靠平台补贴,让利给用户。但那时候,我们翻译简历都是人工翻译的。广告投放下去,也是有一些效果的,但我们算了下成本,这个获客成本还是有点太高了。且不说投放广告的费用,就是翻译费用,一份普通的简历几百字,要给译者几十块到上百块不等,而这只是获取了一个流量。夸张点说,如果活动期间来10万份简历,公司可能就直接垮掉了。但现在机器翻译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,别说千字1元,就是免费也很容易做到。福利已备好,就等各位来了!
2015年的翻译平台,主要做的是O2O模式,也就是像瓜子二手车说的那样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。在当时很多传统翻译公司对这个理念不以为然,因为他们知道,译者是无法独立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。翻译是一个工程,而译者只能完成其中的文字处理部分。传统翻译这次赌对了,但并不是因为互联网+翻译是个伪命题,而是因为国家2016年,国家财政放了水,带动起来了市场和需求,暂时缓解了传统翻译的压力。现在又到了拐点,在我看来,春节之后至少会有两件大事发生:华为是否被制裁、中美贸易战中国是否会妥协。无论两件事是什么结果,可以肯定的是,央行不会再像2008年和2016年那样放水了。对传统翻译公司会有什么影响?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3条:
1、获客成本已经无法承担
信息开放后,客户会很容易找到更多的选择。以前一个销售人员,打几个电话,去客户现场拜访一次,可能订单就拿到了,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好事了。跟进一个客户需要一周、一个月、甚至一年。时间成本越来越高,那么销售人员的产出便越来越低。有没有想过,作为公司,销售人员是你的员工,你要给销售人员付出多少薪水和福利?这部分成本自然要计入到经营成本中。此外,翻译完成后,你很难做到让所有客户都满意。而当客户对服务表示出些许的不满,他会想到的是,如果当时用另一家,可能就没有这个问题了。所以,客户留存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了,高到什么程度?直到这个公司负担不起为止。
2、客户比你想像得要精明多了
不得不说的是,经济的下行让客户们开始精打细算起来了。三年前,我们在网络上推广翻译平台,把计价规则写得清清楚楚。比如普通级的翻译每千字200元,专家级的翻译每千字300元。而当时很多客户都会选择专家级的翻译,他们愿意为高质量的译文买单,或者换句话说,他们有钱。而现在,事情正在发生变化,不少客户考虑的第一要素变成了价格。笔者在做某个线上平台的人工翻译,看到的客户投诉经常是这样的:
"我花了这么多钱,怎么跟XX机翻出来的差不多?"
"如果机器都能做的事情,我要人工翻译做什么?"
现在国人太精明,也许是淘宝、拼多多、美团、饿了么这些软件大促销,买多少送多少、返多少给养成的好习惯,大家都特别擅长做数学题,总能找到一个最省钱的办法把事情做掉。我们做平台,如果不设计点算术题,让客户们的智商无处施展,也是平台的罪过。
3、好译者不会再为翻译公司工作了
关注行业的人都会有深刻的体会:平台越来越多了。不仅是客户越来越精明,译者也越来越精明了,所以传统翻译靠剪刀差赚差价的模式已经很难维持。按理说,翻译公司的稿件量大稳定,从翻译公司获取稳定的稿件,从而可以保证收入,但是译者会越来越不甘于被翻译公司赚取差价。
有一个译者冒充客户,随便找了一个文件给一家翻译公司发出去,让翻译公司报价,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: